x

点击菜单图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章 他所用方法的实例

“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约176

 

基督作教师所采用的方法中最完全的实例,可从他训练首批十二门徒的事上看出来。这班人将来要担负重大的责任。他之所以拣选他们,乃因他们能受他圣灵的浇灌,并在他离世之后,能以在地上推进他的工作。他对待他们,胜过一切别的人,赐他们有与自己交往的权利。他借着亲自的联络,将自己铭印在这班被选与己同工之人的身上。蒙爱的门徒约翰说:“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约一12

只有借着这种交谊——心意与心意相合,人性与神性相联,才能传授那真教育工作所要授予的一种生活力。惟有生命能产生生命。

救主训练门徒时,遵循了太初所奠定的教育制度。那最初拣选的十二个门徒,再加上少数因得到他们的服务而陆续与他们联络的人,便组成了耶稣的家庭。他们不论居家、用膳,或在内室,或在田间,都与他同在。他们与他同行,和他同甘共苦,对于他的工作,他们也无不悉力以赴。

他有时与他们同坐山边,有时在海滨,在渔舟之上,也有时当他们在路上行走时,教训他们。何时他向众人讲道,这班门徒总是坐在里圈。他们紧靠着他,以免疏漏了他的教训。他们是专心致志的听众,极愿明白他们所要传授给历代各方之人的真理。

耶稣的首批学生都是选自平民阶级之中。他们原是不学无术的小民。这些加利利的渔夫,虽未学过拉比们的教训和习俗,却曾受过劳苦和艰难所给的严格训练。他们是具有天才及受教精神的人,是些堪受训导与造就以从事救主工作的人。原来在平民中有许多忍受日常事务压榨的劳动者,一向不感觉自己具有种种潜伏的能力,若予以激发运用,便能跻身于世上伟大领导人物之林。救主所召与他同工的,便是这样的人。他们何幸得在举世闻名之最大的教育家门下,领受三年的训练。

在这班首批的门徒中,表现了显著的差异。他们是行将作世人教师的,同时他们也代表了各种不同的性格。有身为税吏的利未马太,蒙召前原是个公务员,而屈服于罗马的辖制;那奋锐党的西门,是个反对皇权而不肯妥协的人;那易于冲动,自命不凡而富有热情的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得烈;那优柔干练而心灵卑劣的犹大支派人犹大;腓力和那忠实、勤恳,而信心迟钝的多马;小雅各和犹大,在弟兄中虽非杰出人才,但为人坚强,功过昭彰;那崇尚诚实忠信的拿但业;以及西庇太的两个野心勃勃又仁爱为怀的儿子。

这批门徒既在本性、教养,及生活习惯上,如此地悬殊,就必须在情感、思想与行动上联合一致,方可有效地推进其所蒙召从事的工作。基督所追求的目的,就是此种联合。为欲达到此一目的,他便设法使他们与自己联合。他为他们所担负的重任,曾在他向父祷告的话里表示出来:“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约1721-23

 

基督的变化之能

 

在十二位门徒中,有四人将担任主角,并各有专职。基督教导他们为此而作准备,并预知未来一切。雅各将要迅速丧生刀下;约翰是门徒中跟主同劳苦、同受逼迫历时最久的人;彼得是破除历代的隔阂,传教于异邦人的先导;还有犹大,在服务才干方面原是超越众弟兄的,然而在他的内心中却怀抱着某些企图,其结果竟是他梦想不到的,这些人乃是基督所最关心的对象,而且也是领受他最细心教训的人。

彼得、雅各和约翰设法寻求每一与主接近的机会,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在十二门徒中,他们与主的关系是最亲密的。约翰惟以与主日益亲近,方觉满意,结果,他是如愿以偿了。当那第一次在约旦河边会晤,就是安得烈听见了耶稣,急忙去叫他哥哥的时候,约翰便已静静地坐着,专心默想一些奇妙的题目。他跟随了救主,从此成为一个热切而专心的倾听者。但约翰也并非毫无缺点的人。他并不是一个柔和而枕于梦想的热心家。他和他的兄弟同被称为“雷子”【可317】。约翰是个心骄气傲、野心勃勃而好勇斗狠的人;但那位神圣的教师却在这一切之外,洞察他那颗热诚、恳挚与仁爱的心。耶稣斥责他的自私,遏抑他的雄图,考验他的信心。但他却向他启示他内心所仰望的——那圣洁的荣美,及他自己感化人心的大爱。他向天父说:“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约176

约翰的本性原是渴慕仁爱、同情与友谊的。他贴近耶稣,坐在他的身旁,靠着他的胸膛。他正如一朵花吸收阳光和甘露一般,感受了神圣的光和生命。他以崇拜和敬爱的心仰望救主,直至与基督相似并与他相交已成为自己的一种愿望,并在自己的品格上反映出主的品格来。

 

他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他。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上帝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约一31-3

 

转弱为强

 

没有一个门徒的历史,比较彼得的历史更可作为例证,说明基督训练人的方法。彼得具有勇敢、进取及自信之心,敏于理解而捷于行动,急于报复,却也乐于饶恕人,他常有错误,也常受斥责。但他对基督的热忱、效忠与专诚,也屡受确切的认可与赞许。救主用特殊的爱,忍耐地对待他这个激烈的门徒,设法抑制他的自信,并教导他有谦卑、顺从,与信靠的心。

但彼得只学得这教训的一部分。他那自信的心并没有根除。

耶稣往往因为重担累心,想向门徒启示自己受苦受难的景象;但他们的眼目却固执不开。这种知识既不受欢迎,而且他们也看不到。那惟恐与基督同受苦难的自怜之心,激起了彼得的劝谏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太1622他的这句话表达了十二个门徒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这样继续下去,那危险愈益临近了;但他们却仍旧自负、争论,期望分享君王的尊荣,而从未梦想到那十字架。

彼得的经验,是给予他们全体的一个教训。对于自恃的人,试炼就是失败。罪恶所必产生的结果尚未摒除,基督也不能阻止。但正如波浪行将淹没彼得时基督伸手援救他一般,当洪涛冲荡他灵性的时候,基督的爱也曾照样援救他。彼得屡次濒临毁灭的边缘,因他所说自负的话而愈益临近灭亡。救主屡次发出警告说:“你要……说不认得我。”【路2234那位知道人心的主就给彼得一个警告:“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223132这警告当时未蒙重视,但在那迅速临到的黑暗中,却要发出一线的希望。

当彼得在审判厅中说出否认的话时,在救主慈怜忧伤的眼光注视之下,彼得的爱心与忠忱便被激醒,使他去到那基督曾经流泪祷告的园子里;当他那懊悔的眼泪落在那曾被基督苦痛之血所滴湿的地面时,救主的那句话:“我已经为你祈求,……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便成了他心灵的砥柱。基督虽然预见他的罪,却没有弃绝他,使他失望。

倘若耶稣不以怜悯的眼光,却以斥责的眼光来注视彼得;倘若他预先说明罪而不提到什么希望的话,那么,这时包围彼得的黑暗将是何等的沉重啊!那痛苦心灵的失望将是何等的危险啊!在那悔恨交并之际,有什么能制止他不步犹大的后尘呢?

那位不能让自己门徒免受痛苦的主,也并没有让他独自担当这苦。他的爱是永不止息,也是永不弃绝的。

人们自身耽于行恶,却往往不以温和的态度对待那受试炼和行错事的人。他们不能测透人心,不知道人内心的奋斗和痛苦。他们需要学习运用那具有爱心的斥责,那伤之而使得痊愈的打击,和那带有希望的警告。

基督复活以后所特别提到的,并非那在审判厅里与他同在,站在他十字架旁,且在十二个门徒中首先到达坟墓那里的约翰;他所提到的,乃是彼得。天使说:“去告诉他的门徒和彼得说:‘他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可167

当基督在海边末次与门徒会面时,彼得经过三次被试问“你爱我吗?”之后,就在十二门徒中恢复了原有的地位。他被派担任的工作,就是喂养主的羊群。最后,耶稣还亲自指挥他说:“你跟从我吧!”【约211722

现在他能体会这些话了。基督从前将一个小孩子领到门徒中间,吩咐他们当效法他的那段教训,彼得如今更能明了了。他既充分认识自己的弱点和基督的能力,就甘愿信服。靠赖主的力量,他能跟从他的主了。

这位曾经一度不很认识十字架的门徒,到了他一生劳苦牺牲结束之时,却以为福音而牺牲自己的性命为乐,只觉得那曾否认过主的他,能与自己的主以同样的方式受死,实在是太大的光荣。

彼得的改变乃是神圣慈爱的一个异迹。对于凡欲追随大教师的人,这乃是一个终身的教训。

 

爱的教训

 

耶稣曾斥责他的门徒;他曾警告他们,训诫他们;但彼得、约翰和他们的弟兄们却都没有离开他。他们虽受斥责,仍愿与耶稣同在。救主也没有因他们的过错而撇弃他们。他接受任何样的人,不拘他们有何过错与软弱,只要他们肯领受他的教训,他便训练他们为他服务。

但十二门徒中却有一人,直至基督的工作行将完毕时,亦从未受过他直接地斥责。

一种反动的素质,随着犹大传布在门徒中间了。犹大原是被耶稣的生活与品格所吸引而来与他联络的。他诚恳地渴望自身能有所改变,并希望借着与耶稣联络而获得此种经验。但这种愿望并未得占优势。那统治他的,乃是属世国度中得私益的希望,这国便是他所期望由基督去设立的。犹大虽认识基督之爱的神能,但他却未降服于它的权势之下。他继续保持他自己的判断和意见,并他那批评和非难的习性。他往往因为不能明了基督的动机和行动,就产生了怀疑和反对,并将他自己的种种疑问和奢望感染门徒。他们那许多夺占高位的纷争,和对于基督所施方法的不满,都是起源于犹大的。

耶稣看出若加反对,只有使之硬心,因此就禁戒直接的争论。基督欲以他自我牺牲的爱,来医治犹大人生中偏狭的自私。他在他的教训中揭示了一些原理,正是从根本上打击这位门徒的自我中心之野心的。这样的教训曾经一再提出,犹大也多次觉得他的品格已被揭露,他的罪孽已被指出;但他仍不愿服从。

仁慈的请求既被拒绝了,那邪恶的心情便占了优势。犹大因受暗示的斥责而感愤怒,加以在自己野心的梦想上大遭失望,于是就全心投向贪欲之魔,决意出卖他的主。他从逾越节的楼房中出去,离开有基督同在的快乐,和永生之望的光,出去图谋他的恶事到外面黑暗里去,在那里是没有希望的。

“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约664他虽然知道一切,但他却未将慈怜的请求和仁爱的恩赐保留起来。

他既看出犹大的危险,就使他格外与自己接近,而列入他所拣选、所信托的近身门徒之中。当他自己心中的负担日趋沉重的时候,他还是继续不断地忍痛与那顽固、猜疑和怀恨的精神相接触。他曾看见,也曾设法要消除门徒中间所有那种不断的、秘密的,和阴险的反动精神。他已竭尽这一切可能的感化,要拯救那陷入危殆的心灵!

 

“爱情,众水不能息灭,

大水也不能淹没。”

“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歌876

 

就犹大本身而论,基督之爱心的工作乃是无效的;但就其余的门徒而说,却并非如此。这工作之于他们,乃是足以影响终身的教训。他们将永远以这仁爱和忍耐的模范,来作为对待那些受试探行错事之人的准则。此外还有别的教训。在设立十二使徒的时候,门徒非常渴望犹大作他们中间的一员;他们认为他的受职,乃为令使徒辈前途大有希望的事。他比较他们富有与世界交接的经验,他是一个风度很好的人,富有明辨和行政的才能,而且自负资质甚高,并导使门徒对他也有同样的看法。但他所欲引用于基督之工作上的方法,却是根据世俗原理,并受世俗政策所支配的;其目的乃在博取世俗的承认和尊崇——获得今世的国度。犹大一生为要达到这些欲望所有的行为,助使门徒明白了那自求显达的主张与基督的谦卑牺牲的原理——亦即属灵之国的原理,乃是相反的。他们从犹大的命运上,就看出了私心自用所有的结果。

基督的使命在这班门徒身上,终于成全了。他的模范和克己牺牲的教训逐渐陶铸了他们的品格。他的死难消除了他们在世上为大的希望。彼得的跌倒,犹大背叛,以及他们自己在基督遭受痛苦危难时离弃他所显的失败,扫除了他们那自负的心。他们看出了自己本身的弱点,也看出了若干受托工作的伟大之处,因此觉得步步需要他们之主的引导。

他们知道他将不再亲自与他们同在了,这才使他们得未曾有地认识先前所有与这位从上帝那里差来的同行共话之机会的价值。他所讲的教训,有许多是他们所不重视或不明了的;现今他们极愿回忆这些教训,再听他的话。他们如今想起他那确实的应许,该是何等的快乐!

 

“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16715151426

 

“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他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约16151314

 

门徒曾在橄榄山上,看见基督从他们中间升上去。当他被接升天之时,他们就想起他临别时的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他们知道他仍是与他们表同情的。他们也知道他们有一位代表,一位中保,在上帝的宝座那里。他们奉耶稣的名祈求,重温他的应许:“你们若向父求什么,他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约1623

他们本着那有力的理由——“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罗834高而又高地伸出信心的手。

那忠于自己应许的圣者既在天庭被高举,就将自己的丰盛分赐予他在地上的门徒。借着圣灵沛临在门徒身上的事,就显明了他是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

这班门徒因为基督的工作,而感到自己的需要圣灵;在圣灵的教导之下,他们获得了自己最后的准备,出去从事一生的工作。

他们不再是愚顽粗野之辈了。他们也不再是一班由各自为政的单位,或争执不和的分子所组成的集团了。他们的希望,也不再寄于世俗的伟大了。他们都“同心合意”,一心一意地以基督为念。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振兴他的国。在思想和品格上,他们已成为与主相似的;人们也“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徒413

此后便有基督的荣耀显现,是世人所从未见过的。那从前辱骂他名并藐视他权能的群众,也承认自己是那位被钉十字架者的门徒了。借着圣灵的合作,这班基督所拣选卑微之人的工作,竟使举世震动。在一世代之间,福音就传遍天下各国了。

那奉差遣代替耶稣来教导最初与他同工之人的圣灵,也奉命来教导今日与他同工的人。他的应许是“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现今在教育工作上如能有同一的指导者在场,也必产生与古时相同的结果,这便是真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上帝所定意要成全的工作。